官盐杂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2015:多名天津大学教授被控盗取美国南加大技术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3:23: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9日报道,美国司法部日前指控六名中国公民盗窃美国敏感无线电子技术,并从事商业间谍活动。本周一公布的起诉书显示,这六名中国公民共同作案,从两家美国科技公司(Avago Technologies 和 Skyworks Solutions Inc.)盗窃了声波谐振器薄膜体的技术。六人还与中国天津大学合办实体企业,向中国的商业和军事单位出售其生产的技术产品。据报道,被告人之一、天津大学教授张浩(Hao Zhang,音译)已于周六从中国抵达美国时,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被捕。目前,并不清楚处于羁押中的张浩是否聘有律师。




以下文字据《今日美国》报道翻译:


WASHINGTON --Two Chinese professors are among six Chinese nationals accused by federal prosecutors of economic espionage sponsored by their home government in the alleged theft of sensitive radio frequency filter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two U.S. companies.


华盛顿 - 六名中国教授中的两名被联邦检察官指控犯有经济间谍罪:据说他们由他们的母国资助来偷窃由两家美国公司开发的高敏感无线电频率滤波器技术。


The professors, who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llegedly obtained the trade secret information-- designed in part to limit interference in mobile phone reception and other devices-- as part of a "long-running effort'' to benefit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controll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这些曾在南加州大学学习的教授,据称是获取了一项商业机密信息(这种设计信息有一部分是为有限干涉移动电话接收器为目的的,以及其它设备)。他们将窃取商业机密视作让中国政府控制的大学和公司收益的“长期努力”之一。


Tianjin University professor Hao Zhang, 36, was arrested Saturday in Los Angeles shortly after stepping off a plane from China. Fellow professor Wei Pang, 35, and four other alleged co-conspirators are believed to be in China.


天津大学教授张浩(音译),36岁,周六刚从中国飞来,才下飞机就在洛杉矶被捕。随行的有另一位教授庞维(音译),35岁,和四位其他相信在中国是同谋者的人员。


According to the 32-count indictment, Pang and Zhang met during their doctoral studi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USC. While at the university, the two conducted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acoustic technology that was funded by the 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known as DARPA.


起诉书列举他们的罪状共有32项。根据起诉书的说法,庞和张在南加大电气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遇。在该大学他们两人从事的研究与声学技术有关,而这项技术是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机构(俗称DARPA)赞助的。


Shortly after earning their doctorates in 2005, Pang was employed as an engineer by Colorado-based Avago Technologies, while Zhang went to work for Skyworks Solutions Inc., in Massachusetts, the two companies that developed the proprietary trade information.


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庞被总部在科罗拉多的Avago Technologies聘为工程师,而张则去了麻省的Skyworks Solutions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开发这项专利商业信息。


Specifically, the so-called FBAR technology is primarily used in mobile devices, filtering incoming and outgoing wireless signals so that a user only receives and transmits communications intended by the user. In addition to the consumer uses, FBAR technology has numerous applications for military and defense communications.


尤其是这个所谓的FBAR技术主要用在移动设备上,过滤进出的无线信号,这样用户就只需要接受和传送他想交流的信息。除了消费者使用,FBAR技术还在军事和国防信息交流中被大量应用。


According to the indictment, the professors and other co-conspirators prepared a business plan in 2006 and 2007 and began solicit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other interests, in an effort to begin manufacturing the technology in China.


根据起诉书的说法,这两位教授和其他同谋者在2006和2007年就着手准备一份商业企划,然后开始到处拉拢中国大学和其它感兴趣者,企图在中国开始生产这种技术。


In 2008, according to the indict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ficials traveled to San Jose, Calif., to meet with Pang, Zhang and other co-conspirators, ultimately agreeing to support the professors in setting up a fabrication plant in China. The professors, menawhile, continued to work with their respective U.S. companies while coordinating their activities with the Chinese university.


根据起诉书的说法,2008年天津大学的官员到加州的圣Jose市与庞、张还有其他同谋者会面,最终同意支持这几位教授在中国建立一个制造工厂。同时,这几位教授在与中国大学协调他们的活动的同时继续他们在美国各自公司的工作。


The following year, according to federal prosecutors, Pang and Zhang resigned from their U.S. companies and accepted professorships with Tianjin University where a joint venture, ROFS Microsystem, was formed to mass produce the filter technology.


根据联邦检察官的说法,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庞和张向他们各自的美国公司辞职,然后接受天津大学的教授职务。在天津大学一项共同的冒险——ROFS微系统——已经成形并大量制造这种滤波技术。


"The defendants leveraged their access to and knowledge of sensitive U.S. technologies to illegally obtain and share U.S. trade secrets with the PRC for economic advantage," said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John Carlin, who oversees the Justice Department's National Security Division. "Economic espionage imposes great costs on American businesses, weakens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nd ultimately harms U.S. interests worldwide.''


“被告利用他们拥有的获取美国敏感的科技知识的途径和非法获得的知识,为了经济利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析美国的商业机密,”监督司法部国家安全分部的助理总检察长约翰·卡灵说。“经济间谍活动对美国的商业造成很大损失,削弱全球市场,并最终伤害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David Johnson, the FBI's top agent in San Francisco, said the suspects' alleged conduct represented "a methodical and relentless effor by foreign interests to obtain and exploit sensitive and valuable U.S. technology.''


旧金山顶级FBI特工戴维·约翰逊说嫌疑犯的那些列举出来的行为代表“国外利益相关方为获取并利用敏感而有价值的美国科技所采取的一种有系统的、不屈不挠的努力。”


"Complex foreign-government sponsored schemes, such as the activity identified here, inflict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dercut our national security,'' Johnson said.


“那些由外国政府赞助的复杂的阴谋,比如在这里被识别出来的这些行动,会让美国经济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还会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约翰逊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5-20 15:15:49 |只看该作者
美国起诉6名中国人窃密 骗36岁教授至美逮捕




克里刚刚结束访华为习近平访美铺路,美国人又开始高调攻击中国“商业间谍”。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检方起诉6


名中国人窃取一项可用于军事的电子技术,其中包括3名年轻有为的天津大学教授。BBC称,36岁的天津大学海归博导张浩是被美方以开会为名骗到美国,遭到逮捕。张浩否认了美方指控,其律师称案件“完全是(双方)的版权之争。”美国媒体报道中也提到,留美博士张浩“设计和开发”了该项技术。该案的其他5名被告目前均在国内。






6人被指窃取军用技术


美国司法部周一宣布,已对包括天津大学三名教授在内的六名中国公民提出刑事控罪,指控他们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称他们窃取敏感的美国技术以帮助中国的大学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业。


据《金融时报》报道,六名被告之一的张浩教授在上周六抵达洛杉矶国际机场、准备在一个会议上发言时被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仍在中国。


张浩和同校教授庞慰被指控从其美国雇主——分别是马萨诸塞州的思佳讯通讯技术公司(Skyworks Solutions)和科罗拉多州的安华高科技公司(Avago Technologies)——窃取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设备的一种技术的资料。这种技术也有军事用途。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该项技术名为薄膜体声波谐振器(thin-?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简称FBAR),被认为是实现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的重要基础。这种电路主要用于微波信号的产生、放大、控制和信息处理,在民用商业的移动电话、无线通信、个人卫星通信网、全球定位系统、直播卫星接收和毫米波自动防撞系统等方面已形成巨大市场,并且广泛用于各种先进的战术导弹、电子战系统、通信系统、陆海空基的各种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特别是机载和星载雷达)等军事装备。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张浩、庞慰在南加州大学研究的就是FBAR技术,研究项目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资助。毕业后,张浩进入美国思佳讯通讯技术公司,“设计和开发”了FBAR技术。


2009年,张浩等人回到天津大学担任教授和博导,并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诺思微系统”公司,将该项技术带到了中国。2010年,天津大学曾专门介绍张浩和庞慰等年轻博导,称他们是“前沿领域的学术精英”。


此次被美方起诉的中国人还包括天津大学教授陈金平(音译)、天津大学毕业生周冲(音译)、张浩及庞慰就读南加州大学时的同学张会遂(音译)以及诺思微系统的中国籍总经理赵刚(音译)。


他们总共遭到间谍罪等32项指控,《华盛顿邮报》称,如果指控成立,最多可面临50年监禁。




张浩或遭诱骗至美


据英国BBC报道,张浩是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关时被捕的,当时他和妻子均持旅游签证到美国。


据透露,张浩此次来美国是接到邀请参加一个会议,但实际上却是联邦执法人员安排的“钓鱼执法”行动。


据美国的中文媒体报道,18日,张浩已经在加州中区联邦法院出庭。张浩在法庭上表现坦然,不时向坐在旁听席上的太太传递鼓励的眼神。张浩案在进入下一步司法程序前原本要经过一次验明身份的听证,即验明被捕者是否警方要逮捕的人,但张浩表示,他即是警方要寻找的目标,为此不必举行验明身份听证。


其辩护律师邓洪表示,张浩的案件“完全是(双方)的版权之争”。张浩的太太表示,张浩很冤,但她拒绝向记者透露更多案情细节。


目前负责起诉张浩的助理检察官名叫帕瑞拉(Matt Parrella),他的职务是联邦司法部检察官办公室反电脑黑客与知识产权盗窃小组的主任。他在庭上表示,检方的起诉书尚未被翻译成中文,也未向辩方公开起诉的罪名。但辩方已意识到他被起诉的内容。帕瑞拉在庭外拒绝接受采访。


辩方律师邓洪表示,张浩案最终将转至北加州的联邦法院审理。




美国对华加大施压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些刑事指控是美国对中国加大压力的最新迹象,美方称,中国通过网络攻击或传统的间谍手法,对美国企业从事间谍活动,窃取它们的商业秘密。


提出这些刑事指控之前,美方已在2014年对五名中国军人提出刑事控罪,指控他们对美国企业发动网络攻击和从事经济间谍活动。周二的消息标志着,自1996年通过相关法律以来,美国检方第11次提出经济间谍控罪。


2014年,美籍华裔顾问刘元轩(Walter Liew)被判22项经济间谍罪名成立,他被控窃取杜邦公司(DuPont)一种白色颜料的制造工艺,将其转卖给一家中国公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5-22 15:21:14 |只看该作者

教授遭美方诱捕 天津大学:反对将科研政治化

中青在线天津5月21日电 针对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赴美开会被美方逮捕并以涉嫌经济间谍罪等罪名起诉一事,该校对此事表示严重关切。记者今天从天津大学了解到,在此次美方对张浩等6名 中国公民的指控中以及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多次提及天津大学并意指学校有不当获利行为,天大校方对此表示愤慨并坚决否认。该校指出,此事本是技术纠纷,但将 教授的科学研究无限“政治化”,甚至上升到“经济间谍”的程度,必将损害正常的学术交往。

今年5月16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浩在受邀前往美国凤凰城参加国际微波会议途中,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时被捕,并被美方联邦检察官以“经济间谍”等罪名起诉,同时被起诉的5人中,还有该校教师庞慰、陈津平。美国司法部网站5月19日公布了此事。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今年就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校方表示,学校一直坚持在法律规定和学术规范下,鼓励师生自由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创造文明成 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学校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者自律,维护学术的尊严,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 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校方表示对于任何无端的指责和侵害学校声誉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保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校 誉的权利。

据校方介绍,以上3位教授从学生时代起,一直从事微纳制造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持续至今并不断取得进展,并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三 人及所在团队已经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领域论文42篇,拥有美国授权专利9项,中国授权专利7项,其研究成果是公开的,是符合国际科学研究规律 和学术道德规范的。

三位教授中,庞慰2006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入职美国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公司,2009年受聘天大精仪学院担任教授。张浩2006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入职美国公司 Skyworks Solutions, 2009年受聘天大精仪学院担任教授。陈津平2004年获得天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 2006年在该校光学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该校受聘精仪学院担任副教授。

天津大学还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并会为张浩及其在美家属提供必要的人道和法律援助。校方指出,美方这种举动严重危害了中美学者间正常的学术交往,希望美方今后能够为这些学术交往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此前一天,外交部表示,中国政府对有关事态严重关切,正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中国政府将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5-5-22 17:18:52 |只看该作者

失意的中国教授和他搁浅的项目为何让美国诱捕?


美国司法部网站5月19日公布了张浩在洛杉矶被捕的消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6名中国公民都因涉嫌经济间谍罪及盗窃商业机密罪被联邦地区法院起诉。

被指控的3名中国男子张浩、庞慰、陈津平都是天津大学的在职教授,他们同时也是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公司(下简称诺思公司)的核心成员。

20日至21日间,《侨报》记者对这家公司及天津大学采访时发现,作为案件主角的张浩及庞慰二人在中国国内的创业并不顺利,上述涉案公司自2012年起处于蛰伏状态。他们至今未发布任何一款产品,中国的行业内人士因此感到疑惑:何以一家毫无作为的公司会值得美国如此大费周章?

探访:消失的公司

20日,张浩在美国被抓捕和审讯的消息在中国互联网上开始传播以后,《侨报》记者试图寻找这家位于天津的中国公司,可是无论在互联网上还是天津开发区的物理地址上,公司皆已人去楼空。

20日,域名为www.rofsmicro.com的网站显示为诺思官方网站。但是这家网站上除了公司简介外已无任何文字信息。网站上所留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客服QQ号码则转到一家负责网站建设的外包公司。其所预留的两个被认证的微博账号也空空如也,既没有博文也没有粉丝和关注者。

21日,这家网站已经被完全关闭。

根据网站所公布的公司办公地址,《侨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信诚大厦。其办公室早在一年前已被一家房地产公司承租。城信大厦的物业管理人员证实,诺思公司一年前已经搬走,但具体搬往何处他们并不清楚。

2012年,这家公司曾经发布招聘广告,但是当时负责招聘的唐斌在2012年就已经离职。问起公司地址一事,他对《侨报》记者说,“这样的公司搬家很正常” 。

根据公司的注册信息,记者又来到位于天津新区天大科技园内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位于另一家名为天津微纳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域内,大门紧锁,且没有悬挂任何与诺思有关的门牌。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这家天津微纳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正是诺思的法人股东。该公司一位职员对《侨报》记者说,诺思公司只是使用了其办公区域内的一间办公室作为注册地址,包括庞慰和张浩在内的诺思员工在过去两年内很少在这里露面。

搁浅的项目

上述已经关闭的诺思公司网站之前在仅有的公司介绍中称,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厂房和研发中心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

天津技术开发区环保局2012年公布的一份环境评估报告显示,诺思公司曾于2012年之前申报了一个工厂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4500万元,采购生产设备共计84台(套)组建MEMS射频滤波芯片晶圆生产线。建筑面积共计2万1595.57平方米,主要建设2座生产厂房、1座研发楼、1座综合楼、2座门卫室、废水处理站等。

但是实际上这个早在2012年就已经通过环评的项目一直没有正式开工建设。《侨报》记者看到,这块位于天津技术开发区西区的数十亩土地至今仍处于荒芜状态,没有任何动工痕迹。

麦姆斯咨询公司是中国微纳(MEMS)领域的一家咨询公司。2012年,这一项目提交环评之初,该公司负责人刘铭(化名)还曾经在微博上帮该项目做过推荐。

“但是这个项目很快就搁浅了,一直没有动工建设”刘铭对《侨报》记者说,搁浅的原因可能是投资人信心不足。

“这个项目的主导者是张浩和庞慰,两人虽然都有美国的工作经验和高学历,但是他们毕竟太年轻,”他说,“而恰恰他们要从事的又是最尖端的技术领域,一款产品从研发到市场化需要5到8年的时间,几个亿的资金投给两个年轻人需要勇气。”

他透露,2012年前,诺思曾经聚集了一大批中国MEMS领域的高级人才,但是由于那时投资出现了问题,核心团队逐步离开。

上述天津微纳的员工也向《侨报》记者证实,前不久还听说庞慰在寻找风投,但是一直不顺利。

失意的学者

诺思公司曾经是中国微纳领域的一个希望。在庞慰等人回国之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科技研究方面处于空白状态。民用方面中国手机制造商完全依靠美国AVAGO和SKYWORKS的芯片。

中国市场统计部门对这项技术的价值潜力做了估算:从2014年初酷派推出的千元级4G手机来看,每部手机中包含滤波器芯片约30颗,若按每部手机的滤波器价值40元计算,市场容量在400亿元以上。

刘铭说,2009年前后,天津招商局的官员曾经到美国招商,遇到了张浩和庞慰这一波华人,知道他们会这项技术便邀请他们回国创业。当时还说天津大学正好希望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聘请他们回国当教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浩、庞慰带着梦想回到了中国,也成为当时中国MEMS领域的新星。为了这一批技术新星,新华社在2010年还刊登了文章,赞扬这两位刚满30岁的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实际上,张浩等人办公司一事一直进展不顺利,直到今日,该公司没有一款民用产品面世。

然而他们的梦想并没有破灭。2014年,张浩曾经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他表示,2013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超过15亿只,所有手机的滤波芯片全部从国外进口,无国产手机射频滤波芯片厂商能够大规模提供这种产品。诺思有多种无线通信射频前端MEMS芯片、模块、应用方案,核心产品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比如诺思研发的FBAR谐振器,工作频率在400MHz~10GHz频段,覆盖了包括无线通讯手持设备、导航、测绘设备等在内的主要通讯波段。此外,诺思还研发出高性能3G WCDMA双工器RS2901A、WiFi滤波器RSFP2402D、GPS导航滤波器RS1501D等,”张浩在上述采访中说。

起诉之后

过去两年中,张浩与庞慰一直在天津大学校内进行试验和研发。让刘铭感到不解的是,为何这样一个研发机构会被美国联邦以间谍罪起诉。

“一般的侵权认定程序是,如果一款产品面世,美国调查机构有可能以商业途径购买这款商品,并对相似性做出鉴定,但是他们并没有产品,那么侵权的证据从何而来呢?”他说,“而且,就算侵权也应该是知识产权案件,起诉的主体应该是AVAGO或者SKYWORK这些公司,即使罪名成立,最多也是公司破产。”

刘铭认为,美国的这项指控肯定没有充足的证据。以间谍罪起诉,可能是美国调查人员认为张浩等人曾经在美国国防部的项目下工作过,认为他们把涉及军事领域的技术带回中国,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刘铭称,诺思公司目前正在从事MEMS研发,应用半导体设备、光刻和腐蚀工艺。他们在天津大学有10多台设备。这些技术可以运用于民用领域,即手机天线滤波。这项技术在军事领域也可用于雷达接受电磁波和信号的调制解调。

公开的资料显示,张浩、庞慰、陈津平皆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师。该学院在中国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项目下建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

种种迹象表明,天津大学在过去两年中是张浩等人的唯一支持者。《腾讯新闻》21日引述一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的匿名人士表态称,当时张浩并未提出要和天津大学合办企业。但是天津大学在这方面非常自由,允许学术在产业方面的发展。

该匿名人士称,2009年张浩到天津大学入职时,其曾仔细询问过他和美方的这项专利技术有没有联系,会不会有专利重叠,当时张浩对他的回复是“没有什么问题”,“我每次对他评估都要问他这个事情”。

北京时间21日上午,《侨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大学的微光机电系统技术实验室门口,一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称,陈津平当日在正常上班。但《侨报》记者拨打其办公室电话并没有联系到他本人,接电话的人员称他今天早上来上班,但是人不在办公室。

腾讯的上述报道称,除了被捕的张浩之外,涉及的其余天津大学相关人员仍在正常工作,并未受到此事影响。

目前,天津大学方面仍然拒绝对此事做出官方评论,张浩所在的学院和研究室都拒绝接受采访。该校宣传部的宋雪峰老师称,该案已经进入美司法程序,由于他们没有看到全部的起诉书,且也正在研究美国起诉的事实,所以现在不方便让当事者接收采访,晚些时候会发布公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官盐杂货

GMT+8, 2025-5-7 00:04 , Processed in 0.02992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